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2016年12月
目 录
1.3教师队伍
3.5 德育工作情况
3.6 党建情况
6.举办者履责
6.1 经费
6.2 政策措施
7.特色创新
8.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2016年,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中【2006】16号)、《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等文件精神,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创新,构建与服务本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办学机制,积极参与和开展残疾人特殊职业教育工作。一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残疾人职业教育特点,走特色和差异化的专业建设道路,形成学校2016年度人才培养质量报告。
学校成立于1988年,原名湖南省残疾人职业培训中心,1991年,经省教育厅批准,改为湖南省残疾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湘政办函﹝1999﹞53号),成立湖南省特教中等专业学校。学校系湖南省残疾人联合会下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主要针对全省适龄残疾人开展全日制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与北京联合大学特教学院联合开办残疾人成人大专函授教育,还承担了我省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和全省残疾人工作者部分业务培训任务。
学校位于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辖区内,分新老两个校区,新校区71亩,老校区18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新校区2010年投入使用,固定总资产1.4亿元。共有校领导3人,内设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就业办、总务科5个科室,现有在岗职工73人, 29个教学班,各类注册残疾学生620人。开设有中医康复服务、服装设计与制作、电子商务、工艺美术(大类)、计算机应用等7个专业。办学30年里,共培养了大批有一技之长,能自食其力的残疾毕业生,为减轻我省残疾人家庭负担,推动残疾人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不但是我省残疾学子职业教育的最高学府和求学圣地,也是展现我省社会事业建设和残疾人事业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
学校2016年招收新生297人,较上年增长51%左右,其中盲生74人,聋生86人,肢残生137人。截止2016年12月上旬,全校在校学生共计540人(实习除外),其中盲生149人,聋生170人,肢残生221名。2016年夏季全校毕业生人数为153人,较上一年度减少6%左右。
2016年,学校推行了以聘用制为重点的人事制度改革,完成了部门定编定岗、全员聘任、公平竞争、优胜劣汰、双向选择的改革目标,实现了人员结构的优化,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截止2016年9月,学校教职工总人数为73人,其中校内专职教师40人,师生比为1:20。 “双师”素质教师25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63%,高级职称9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研究生学历9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23%,大学本科学历31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80%。校内兼职教师11人,学校在建设高水平校内师资队伍的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优秀专业人才、能工巧匠来校兼职教师5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或高级技能的兼职教师占76.9%。
表1-1 2016年学校师资队伍情况一览表
项目 |
教职工 |
专任教师 |
兼职教师 |
双师型教师 |
师生比 |
|||
内容 |
总数 |
总数 |
比例 |
总数 |
比例 |
总数 |
比例 |
|
73 |
40 |
57% |
16 |
22% |
25 |
63% |
1:20 |
表 1-2 2016 年学校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一览表
项目 |
高级职称 |
中级职称 |
初级职称 |
|||
内容 |
总数 |
比例 |
总数 |
比例 |
总数 |
比例 |
9 |
24% |
21 |
51% |
10 |
25% |
表 1-3 2016 年学校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一览表
项目 |
研究生 |
本科生 |
||
内容 |
总数 |
比例 |
总数 |
比例 |
9 |
22.5% |
31 |
77.5% |
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为860.35万,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1.32万,其中2016年更新价值26万元共计74台电脑设备。实训教室34间,实习实训工位数总计683个,其中计算机应用、电脑美术设计及电子商务各专业共384个,服装制作专业71个,中医康复保健专业132个,油画、陶艺、木雕96个,生均工位1.05个。现有图书共计17116册,其中2016年新增盲文和大字版图书4116册,生均图书26.33册。
在校学生总体上思想状态良好,追求上进,学习努力。整体上看,学生各类功课学习状况良好,其中文化课合格率达90%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达80%以上,体质测评合格率达85%以上,毕业率达98%以上。
学校根据学生残疾类别开设适合残疾学生身体特点和就业方向的专业和课程,在各项满意度测评中,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均达90%以上,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达85%以上,生活满意度达95%以上,校园安全满意度达100%,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达95%以上。
学校助学金管理工作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执行,在领取国家助学金人数方面学校做到了不虚报、不漏报、不错报,且资金发放及时到位,数据更新及时有序,资料反馈真实详尽。国家助学金工作多次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彰和肯定,并被评为国家助学金先进单位。
此外,学校还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对各类残疾学生提供各种形式的资助。一是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活费补助,在校学生每生每月补助90元,今年累计发放补助达40余万元。二是对特别困难学生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并发放一定的补助经费,今年共计发放补助6万余元。三是对重大疾病学生提供专项资助,今年累计资助达10万余元。
另外,学校还积极寻求社会资助,与众多企事业单位和组织如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湘雅医院、君子道公益助学组织、省残联器具辅助中心、中信湘雅医院、省图书馆、九三学社、湖南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省文化厅、省群艺馆、湖南东一工贸有限公司等建立帮扶合作关系,为困难学生提供各类资助和帮助。
学校没有一名残疾学生因生活困难而辍学。
就业年级:2013级全体毕业生
项目 班级 |
分专业就业率 |
对口就业率 |
平均初次就业起薪(元) |
13电脑美术设计16人 |
12人 |
4人 |
2400 |
13电子商务22人 |
1人 |
16人 |
2300 |
13计算机一班17人 |
1人 |
16人 |
2300 |
13计算机二班16人 |
5人 |
11人 |
2300 |
13工美班16人 |
12人 |
0人 |
2200 |
13服装班18人 |
2人 |
16人 |
2200 |
13中康一班24人 |
6人 |
10人 |
3000 |
13中康二班24人 |
3人 |
12人 |
3000 |
总人数:153人 |
42人(27.4%) |
85人(55.5%) |
3337元 |
2013级毕业生总人数153,其中,分专业就业率27.4%,对口就业率55.5%,初次就业起薪2337元。
2015年升入高等教育情况:参加残疾人单考单招的人数为27人,现已被录取的有20人。其中,视力残疾的学生有14人,聋哑残疾的学生有3人,肢体残疾的学生有3人。升入高等教育录取率是74%。
2016年升入高等教育情况:参加残疾人单考单招的人数为25人,录取17人。
我校残疾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适应岗位能力方面,视力残疾类学生情况很好,其次是肢体残疾,但听力残疾类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相对较差。
为满足用人单位对员工综合能力的要求,学校通过强化人文素质、职业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三个方面来培养职业岗位迁移能力。
学校经过4年多来的省级示范校建设及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开发,基本形成了适应本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成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并建立了专业指导委员会调整与工作机制。2009年成立的精品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了长沙市惠迪数码制作公司董事长李迪,湘潭佳丽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周顺利,长沙市教科院职教所所长周和平,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校院长陈敬良等企业行业专家近20名。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每年召开会议一至两次,根据市场需求对学校的专业建设目标、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调整等重大问题集中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对我校的专业发展起到了引领作用,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使得我校的毕业生更贴近市场需求,对口就业率逐年提升。
2015 年,学校根据地区产业结构,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校级品牌专业建设,遴选了服装设计与制作、中医康复保健、美术绘画、美术设计、陶艺、木雕、计算机应用、电子商务等8个专业(群)分三年建设期,以提升相关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办学效益和综合实力。2015-2016年共投入建设经费204 万元。
学校开展品牌专业建设就是要通过三年的建设期,对学校遴选产生的8个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专业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使这些专业在特殊教育领域达到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水平,把学校建设成真正可示可范、特色鲜明的全国一流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
学校以能力为本位,构建基于任务驱动的项目导向教学模式初步形成,采取“做、教、学”三位一体的形式来组织教学。2016 年共有 26 位专业课教师,23门课程实行“教学做”一体,涉及 17个班级,“教学做”一体教学方法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管理,适应新市场新的变化与挑战,2016年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章程编制、建章立制重点突出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构建与服务本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相适应的办学机制。
2016年,为适应中等特殊职业教育管理需要,学校制定了部门二级管理办法、科室人员岗位设置、职责及经费使用制度,调整充实相关科室人员,下移管理重心,下放职权,强化部门人、财、物、责、权、利,发挥部门与科室、教研室在学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各部门各教研室根据学校要求,编制内部管理考核